打假公司據the Fashion Law報道,意大利高等法院在10月的一場判決中裁定,幾家中資企業所售服裝侵權英國奢侈品牌Burberry。
這些中國公司在意大利銷售的格紋印花服裝與Burberry品牌標志性的印花格紋相似。從19世紀20年代開始,Burberry就在其著名的華達呢風衣(Gabardine)的內襯中使用這種印花格紋。如今,該印花格紋已經被Burberry廣泛地運用到旗下手袋、香水和鞋履商品當中。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意大利高等法院作出的這一裁決顛覆了原審法院對這一案件作出的判決。Burberry此前在羅馬法院向這些中國服裝企業提起告訴,指出他們涉嫌對Burberry的商標侵權,違反了多項意大利刑事法例。
羅馬法院在一審判決中裁定Burberry敗訴,認為被告所受服飾上的印花格紋上沒有包括“Burberry”品牌名,因此消費者不太會認為這些服飾是由Burberry所售,從而不構成被告侵權的事實。
Burberry對判決不服,并向意大利最高法院上訴中表示,Burberry的條紋圖案本身就足以表明商品來源。因此,無論這些未經授權的生產商是否在印花格紋中印上“Burberry”的字樣,都足以讓消費者誤以為商品來源是Burberry。
意大利最高法院在終審結果中站到了Burberry一邊。根據該法院認為,Burberry的品牌名字和印花格紋同時出現在仿制品上不是構成侵權的必要條件。“即使在復制部分商標的情況下,也很可能與先前注冊的商標產生混淆,從而發生商標侵權。”
“這項判決為Burberry開了重要的先例,”律師Cristiana Andreotta對the Fashion Law表示,“該裁決不僅認可了Burberry印花格紋的聲譽和獨特性,還推翻了一審和二審裁決結果可能造成的危險先例,但那些裁決完全不符合意大利判例法。”
為了維護和鞏固品牌形象和市場定位,在全球市場范圍內維權打假是奢侈品牌的常見操作。仿冒品和假貨猖獗不但會折損奢侈品牌的高檔形象,也會擠占奢侈品牌的市場份額。
而中國作為Burberry目前最重要的還是市場之一,維護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權益也至關重要。近年來,Burberry在中國市場的商標維權不斷,但商標維權之路卻相當漫長。
界面時尚在天眼查APP上看到,在一起從2013年至2019年的侵權糾紛案中,博柏利有限公司和博柏利(上海)貿易有限公司起訴佛山市南海區路必達馬球皮具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路必達)和廣州市寶羅化妝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羅化妝品)對Burberry構成商標侵權。
根據裁判文書網上出示的民事裁定書顯示,Burberry上訴認為,這兩家公司所售商品及其吊牌、銷售柜臺、商品外包容易誤導消費者,此外,其所售商品上印有的“格子圖案”對Burberry構成商標侵權。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在終審判決中裁定,路必達和寶羅化妝品應“立即停止生產、銷售侵害”Burberry多個“注冊商標專用權產品的行為,并銷毀庫存侵權產品,”并賠償多項經濟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