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展,數碼電子產品大力普及,手機、電腦進入各個家庭之中。給大家帶來身心娛樂的同時,也產生了一個問題:長期依賴電子產品,會導致視力的損害。世界衛生組織曾經報告:中國近視患者已多達6億,青少年近視率高居世界第一。近視的高發,許多人們在尋求保護視力的方法,于是視力市場變得越來越火熱,而造假分子也涌進來想要分一塊大肥肉。
一,銷售不合格的角膜塑形鏡,損害多名學生的視力。
2017年315晚會就曝光了鄭州的一個“假體檢團隊”,這幫體檢團隊沒有眼科醫師執業資質,只是銷售角膜塑形鏡的普通公司,卻穿上白大褂,混進校園中給5萬名學生檢查視力。而且無論視力的好壞,都會給學生填寫視力異常登記表。一時間,造成該角膜塑形鏡銷售公司門庭若市,許多家長都來要求給孩子配矯正視力的角膜塑形鏡。然而這些所謂矯正視力的鏡片既沒有標注生產日期和廠商,也沒有使用說明書,屬于三無產品。記者調查發現,有多位學生佩戴角膜塑形鏡發生角膜發炎的癥狀,更有甚者惡化成“角膜云翳癥”,嚴重損害視力。
二,網配眼鏡瞳距不合格,會讓近視加深。
現在網購模式越來越方便,不僅吃喝玩樂的所需品可以網購,連改善視力的近視眼鏡也可以進行網購。有職業打假人員調查發現,明明專業電腦驗光好的瞳距,拿到一些網店上配鏡,卻發現瞳距誤差大。
瞳距是指兩眼瞳孔之間的距離,如果瞳距誤差大,看東西時就會出現模糊、變形的現象,甚至人體出現頭暈、惡心等不適應癥狀。有專業驗光師介紹,300多度的瞳距允許誤差是2mm。但是一些網店配鏡卻出現4-5mm的誤差,更大的甚至8-10mm的誤差。長期佩戴瞳距不合格的眼鏡會導致近視加深,損傷視力。
2017年,山西質監局曾抽檢了一批定配眼鏡,不合格率為38%,實在令消費者堪憂。
三,保健食品市場混亂,治療近視的假貨層出不窮。
視力市場的廣闊,一些造假分子在保健食品上動起了歪腦筋。喜歡保護視力的朋友,一定對“葉黃素”這詞不陌生,葉黃素一種抗氧化物,可以起到緩解視疲勞,緩解眼部衰老的作用。
造假分子就瞄準了科學報道中葉黃素含量最高的“藍莓”進行炒作,聲稱自己家的藍莓屬于國外進口,那地方晝夜溫差大,并經過科學種植,葉黃素含量杠杠的,對治療近視非常地好,于是賣給你要上百元一盒。但是職業打假人順藤摸瓜調查,這藍莓只是產自國內,收購價才10幾元錢。
還有的保健食品,聲稱深度提取葉黃素,吃上一療程,摘掉眼鏡不是夢。這就實在太忽悠人呢,葉黃素等保健食品只能緩解近視,但治療效果遠遠沒有“近視手術”靠譜,不然近視手術咋要上萬元那么貴。
而且近視手術成功率也不是百分百的,不然中科院士咋會戴啤酒瓶那么厚的眼鏡。造假分子的保健食品居然凌駕于專業手術之上,保證一療程摘掉眼鏡,實在讓打假人士嘀笑皆非。如果真有那么厲害,我國的近視人數也不會那么多了!
|